在第34屆圖書館服務宣傳周來臨之際,5月31日,深圳圖書館、深圳圖書情報學會聯合市、區圖書館共同發布《深圳“圖書館之城”2021年度事業發展報告》。
據了解,截至2021年底,深圳“圖書館之城”共有各類公共圖書館(室)、自助圖書館合計1043個,“千館之城”規模再次擴大,同比增加31個。其中,公共圖書館(室)737家:包括市級館3家,區級館9家,街道及以下基層圖書館(室)725家;遍布全市的各類自助圖書館306臺:含城市街區自助圖書館235臺,24小時書香亭71個。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7月21日,深圳推進“圖書館之城”建設作為公共文化服務領域唯一項目入選國家發改委公布的《深圳經濟特區創新舉措和經驗做法清單》并向全國推廣。
《報告》顯示,全市公共圖書館文獻總藏量5698.26萬冊、件,同比增長16.00%;其中,紙質文獻累計2733.95萬冊,同比增長2.72%;電子文獻累計2900.08萬冊、件,同比增長32.53%;視聽資料累計64.23萬件,同比增長2.61%。電子文獻在總藏量中占比50.89%,首次超過紙質文獻占比。
數字化館藏是全市公共圖書館館藏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截至2021年底,全市公共圖書館數字資源累計總量1052.48TB,同比增長52.17%。全市共有數據庫626個,包括電子圖書數據庫99個、電子報刊數據庫79個、自建數據庫58個、其他類型數據庫390個。通過和高校共建的“深圳文獻港”,讀者可一站式發現、利用全市8家高校及公共圖書館1633.53萬冊紙本館藏和500多種數據庫,2021年“深圳文獻港”網站訪問量5465.70萬頁次,移動APP點擊量8306.39萬次。
各市、區公共圖書館均在其網站、微信公眾號、小程序等提供了數據庫在線訪問服務,并開展各類專題推薦服務,提供諸如在線聽書、數字音樂館、數字閱讀館、在線展覽、在線培訓等豐富多樣的數字資源服務。(記者 聶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