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好“合和桌”、泡好“合和茶”,召集當事人簽署“合和協議”……近日,在黃山市黟縣古民居“九思堂”內,一場持續了兩個多月的矛盾糾紛終于化解。
今年3月中旬,一名外來務工人員在池黃高鐵尖山隧道附近施工作業時受傷,與施工負責人多次協商賠償事宜,均未能達成一致,造成雙方矛盾升級。此后,雙方就近來到黟縣公安局西遞派出所,希望民警幫助調解。
西遞派出所所長郭忠偉將矛盾雙方請到一起,運用“作退一步想”工作法,采用“聽、理、勸、借、退、和”調解技巧,勸導雙方換位思考,相互體諒和退讓。同時疏導大家向徽文化中的“禮讓”傳統看齊,最終達成調解協議。
“作退一步想”工作法,是黟縣縣委政法委在堅持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基礎上,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縣鄉村三級綜治中心等平臺,充分挖掘徽州文化中的傳統美德,創新推出的基層社會治理德治品牌。
據當地人講述,清道光年間,開封知府胡文照修繕位于黟縣西遞的祖居時,主動“削屋角三分、退閣樓一步”,以利他人通行,并在門額上題刻“作退一步想”,告誡族人及后代謙和禮讓、敦親睦鄰。 2020年初,黟縣對胡文照祖居中的桂馥庭進行修繕,恢復了“九思堂”的名號,并將其活化為“作退一步想”工作室。
黟縣縣委政法委政治部主任張蘭君告訴記者,除“九思堂”外,該縣還在8個鄉鎮、70個村居開設“作退一步想”調解工作室,在引導群眾“退一步想”的同時,促進基層治理“進一步為”。
黃山市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該市已全面推廣運用“作退一步想”工作法,標準化建設“作退一步想”工作室1100余個,組建了一支1.1萬余人的調解員隊伍,有效化解矛盾糾紛1.26萬余件,調解成功率達98.5%,實現了刑事案件發案少、矛盾糾紛少、安全事故少、違法亂紀少、越級上訪少的“五少”目標。當地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始終位居全省前列,黃山市也成為三捧“長安杯”的城市。(見習記者 方舢)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