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鄭訓鵬和妻子在自動化車間分揀雞蛋裝箱發往外地。
5月26日,記者走進祁門縣小路口鎮雙蓮村,看見鄭訓鵬在他的大山生態專業養殖場里和工人們一起揀裝雞蛋,當天要發500箱到浙江金華。
鄭訓鵬在2006年大學畢業后的3年內,一直從事銷售工作。他發現土雞養殖可致富,便毅然返鄉創業辦養雞場。他先在老家奇口村散養土雞2000多只,然而結婚不久欠下3萬元債務,窮到沒錢買飼料,只好上山砍柴,一天掙一兩百元以緩解經濟壓力。
2011年,鄭訓鵬養雞規模增加到1萬多只,本地銷路不暢,就拉到上海去賣。不料在浙江湖州境內發生車禍,致小腿骨折。他忍著疼痛將一車雞運到上海,住進旅館邊養傷邊推銷。所幸的是,這一車雞很快售完,還簽下了一筆數額較大的訂單。之后,家中滯銷的土雞全部發往上海銷售一空,凈掙20多萬元,由此積攢下第一桶金。
2017年,鄭訓鵬在雙蓮村流轉70畝山地創辦祁門縣大山生態專業養殖場。如今,他的養殖場有蛋雞10萬只、雛雞6萬只,日均產蛋9萬多枚,產量6噸,市場供不應求,預計2022年產值可達3000萬元。養雞場的雞糞通過風干系統清潔化處理,變廢為寶,銷往浙江、福建等地,年產值80余萬元。
2012年,鄭訓鵬在老家奇口村成立養殖合作社,帶動當地二三十戶貧困戶養雞脫貧。目前,奇口村有8戶村民從事養雞,由鄭訓鵬代為銷售。鄭訓鵬這位新農人因此成為當地有名的“雞司令”,示范帶動當地農民脫貧致富。
“老家空心化嚴重,留不下年輕人;老人缺少陪伴,農事走向蕭條。農村事業需要年輕人加持。 ”鄭訓鵬說,他和愛人立志扎根鄉村,帶領鄉親們一起共同致富。
記者 潘成 通訊員 程向陽 葉燁 文/圖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