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全國愛眼日,“轉錄、細胞和計算水平解析視覺功能及其異常”線上研討會成功召開。此次會議是中國神經科學學會組織的“全國科技工作者日”系列學術專題研討會第一期,該系列會議得到天橋腦科學研究院(TCCI)和其旗下全球在線腦科學家社區蘇格拉底實驗室(Socraticlab)、追問媒體(Nextquestion)的特別支持。
第一期研討會全程在蘇格拉底實驗室等平臺直播,線上觀看總人次約3100人。復旦大學張嘉漪研究員和美國國立眼科研究院李巍研究員擔任主持,數位來自海內外高校和機構的神經科學家從轉錄組學、連接組學和計算機神經生物學等技術在視覺功能的解析和視覺異常的發生機制中的作用出發,講述最新研究進展,為在線觀眾帶來了精彩紛呈的報告。
在此次研討會上,圖賓根大學教授、馬普所研究員李兆平分享了中央凹和中央凹周圍的視覺信息處理方面的研究,從經典的視網膜空間采樣到自己的新穎想法,娓娓道來。美國國立眼科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李巍分享了S視錐細胞特異性突觸連接及分子機制方面的研究。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的黃錦海研究員分享了他在新型眼部生物材料和器件方面的研究進展。復旦大學翁史鈞教授探討了視網膜自感光神經節細(ipRGCs)在眼球發育和近視發展中的角色。美國斯坦福大學眼科學系/吳蔡神經科學研究院胡揚教授則為我們帶來了應用再生視網膜神經節細胞的單細胞轉錄分析找到強效青光眼修復基因的研究。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眼科系段昕教授和我們一同探討了視網膜-上丘突觸轉錄組學和連接組學的相關進展。10x Genomics中國區市場部副經理戚曉琪為我們講解了單細胞及空間多組學的技術在眼科方面的研究進展。
TCCI旗下的科學家社區蘇格拉底實驗室為本期研討會提供了平臺支持,從會議信息預告、會議直播、會中討論、錄播回放,會后追問,全流程皆在蘇格拉底實驗室上完成。
蘇格拉底實驗室愛眼日專題研討會問答區
“全國科技工作者日”系列學術專題研討會的第二期“鐵代謝與神經退行性疾病研究進展”和第三期“異常意識的機制研究”將分別于2022年7月和8月召開。蘇格拉底實驗室將繼續為全國的科技工作者提供一個便捷參會、追問互動的平臺。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