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爭議風波持續發酵,眾多網友陸續曬出多張插畫,質疑該版本教材與其他一些兒童繪本插畫存在審美低俗、事實性錯誤等問題。
對此,封面新聞記者將12冊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全部翻看一遍,發現插畫中確實存在一些容易讓成年人產生不良聯想的內容,但網友指責的“審美低俗”“色情擦邊球”問題,并無直接明顯的證據。
中國教育學會學術委員、四川創新教育研究院院長紀大海表示,已注意到網上反映的情況,孩童繪本的審美應該符合孩子們主流審美,可以有創新但不能搞怪,“網友反映的問題中有些是原則性錯誤,必須要改正。至于其他審美方面的問題,個人覺得需要就事論事,沒必要上綱上線。”
查看12冊爭議教材 部分質疑被網友“張冠李戴”
有網友曬出教材照片稱,在人教版數學教材中,所有人物畫像都疑似為唐氏綜合征人群,表情呆板、咧嘴吐舌,顯得有些怪誕。最被網友爭議的是,其中幾幅插畫中疑似有小男生裸露隱私部位,有小女生腿部出現文身;多次有人物身穿美國國旗樣式的服裝,而中國國旗則被畫錯。
5月27日,封面新聞記者將12冊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逐一翻看一遍,試圖核實網友反映的情況。
記者發現,關于小男生隱私部位的問題,在插畫中曾多次出現。
網友質疑插畫中男生露出隱私部位(圖自網絡)
被網友廣泛傳播并指責的那張“問題插畫”,出現在小學二年級上冊《角的認識》章節第42頁中,褲子襠部的“褶皺”讓網友產生了聯想。另外,在三年級下冊第24頁插畫中的男性人物,褲子位置同樣有這樣的“問題”。
但這樣的畫法并不僅僅出現在男性人物中,一些身穿褲子的女性人物插畫,也有這樣的“問題”。比如三年級下冊第25頁的女店員、第41頁的女顧客、第54頁跑步的女學生,褲子特殊位置都有這樣的“褶皺”。
另外,被網友廣泛質疑的插畫中,有一張是一家三口在沙發上看電視,網友認為父親的手部擺放不合理,疑似侵犯小女生隱私。
記者在三年級下冊《24時計時法》章節看到原畫,這是第82頁的8幅插畫之一,8幅插畫描述了一家人在24小時內的活動,以此教孩子們認識時間,人物肢體布局不太自然舒展,但無法以此判定行為不端。
至于網友質疑的小女生文身問題,記者未看到原圖,只在其他插畫中看到有小女生穿了印花的短襪,容易被誤認為是文身。
一張插畫中的飛機涂裝為“N33K”,被網友質疑為二戰時期日軍飛機。這張插畫出現在二年級下冊目錄頁中,有網友介紹這實際是一款美國民用古董飛機,并非質疑所述的情況。
網友質疑插畫中是日軍二戰飛機
網友曬出的飛機實圖
27日,陸續有人曬出其他兒童繪本中的一些插畫問題。
但隨著事件發酵,網友逐漸將這些繪本插畫問題認為是教材中出現的問題,比如網友質疑的男生做游戲時掀女生裙子、裙子下露出底褲的插畫,記者在12冊熟悉教材中未發現,這幅插畫的畫風與教材插畫的畫風并不相同。
教材中女生的長褲樣式(教材圖摘)
專家稱原則性問題必須改正 審美問題不必上綱上線
中國教育學會學術委員、四川創新教育研究院院長紀大海表示,也關注到最近網絡上關于教材和兒童繪本中的插畫問題。“原則性問題必須改正,審美的問題不必上崗上線。這是我總體的感覺。”
紀大海介紹,在網友反映的問題中,教材插畫多次出現美國國旗樣式的衣服,卻把中國國旗畫錯,這是基本的原則性錯誤,“還有人反映說,在其他繪本中把中國地圖畫錯,重要板塊被畫掉了。這種問題對孩童容易產生潛移默化作用,必須認識錯誤,必須改正。”
至于網友普遍質疑插畫中涉嫌性暗示、部分人物的褲子位置“褶皺”讓人聯想,紀大海認為這是教材插畫工作者應該注意的問題。
“可能大部分小孩子并不會對這些褶皺產生聯想,但愛子心切的家長們和社會人士,可能看到這樣的畫面會擔憂。教材工作者們腦子里應該多一根弦,把可能產生誤解的地方消滅掉。”
紀大海表示,人教版數學教材整體畫風受到廣泛詬病,網友認為人物呆板、病態,不符合大眾審美,這是審美問題,不用上綱上線到設計者的動機問題。
“孩子的繪本、教材插畫,總體要求積極向上、明亮悅目。網友們懷念的舊插畫,其實有些畫面過于灰暗,在不同人眼中的好壞評判也會不同。孩子們拿到新書,很多知識都是從圖畫中領悟,并不是去看文字,圖畫對孩子成長非常重要。插畫創作可以有創新,可以讓畫面鮮艷起來,但不能搞怪搞丑,還是要符合最廣泛的審美區間。”
紀大海稱,自己對教材插畫的選用和審核流程不太清楚,無法評判此次插畫風波是否涉及管理責任。“通過這件事,教材插畫經辦本部門應該意識到,新推出系列插畫時,應該在一定范圍內征求孩子們、家長們和老師們的意見。對于教材之外的兒童繪本,有問題的整改,有違法情節的嚴懲,給孩子們營造一個健康的成長空間。”
北京吳勇設計工作室并不存在 教育部回應已介入調查
5月26日,人民教育出版社在官網微博回應稱,已關注到網上關于教材封面和插畫的意見,將及時組織專家認真研究,已著手重新繪制有關冊次數學教材封面和部分插圖,改進畫法畫風,提高藝術水平,充分發揮教材封面和插圖的育人作用。同時,將舉一反三,全面評估所出版教材的封面、插圖,進一步提高設計質量。
對此,有網友認為插畫事件應該追究相關人員責任,并質疑插畫設計方“ 北京吳勇設計工作室”并未合法注冊。
封面新聞記者在天眼查、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中查詢,均未查到該工作室注冊信息。
根據裁判文書網顯示,北京互聯網法院曾在2021年12月24日下達一份判決書,涉案雙方為人民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及廈門某公司。在判決書中顯示,人教社公司稱教材封頁中標注的版面設計和插圖設計為“北京吳勇設計工作室”,但并實際沒有“北京吳勇設計工作室”這一單位,該“工作室”實質上就是《委托設計制作合同》中的吳勇。
5月26日,教育部官方微博轉發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回應,同時教育部教材局表示已介入事件調查。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