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發布深圳市中小學生營養健康與生長發育現況調查結果。此次調查覆蓋全市10個區27所學校5000余名學生,于2021年9-12月,由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在深圳市衛生健康委和深圳市教育局指導下完成。
調查顯示,與學齡兒童膳食指南(2022)推薦攝入量相比,深圳市中小學生谷類和畜禽肉每日平均攝入量在推薦量范圍內的比例僅占15.1%和4.6%,谷類、畜禽肉每日平均攝入量高于推薦量的比例較高,分別為64.7%和84.7%。相反,一半以上的孩子全谷物、奶豆類、蔬菜、水果、水產品和蛋類每日平均攝入量未達到指南推薦量。
此外,中小學生飲用水平均每日攝入量為1332毫升,達到推薦量的比例為52%。含糖飲料平均每日攝入量為336毫升,如果按照含糖飲料平均含糖量10%估算,學生每天因飲用含糖飲料攝入的添加糖約34克,已明顯高于“每日添加糖攝入量最好不超過25克”的建議。
學生學習日和休息日的平均視屏時長分別為0.66小時和2.49小時,休息日明顯高于學習日,其中高中生休息日每日視屏時長達4.72小時。學生學習日每日視屏平均時長不超過2小時的占89.4%,休息日僅占42.3%。
學生每天進行中高強度體育活動時長超過1小時的比例為26.2%,小學4-6年級組為最高(44.2%)。每天進行中高強度體育活動時長小于30分鐘的比例以高中組女生最高,達到68%,遠高于其他年級組學生。
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肥胖與代謝病防控科主任、深圳市營養健康學校建設專家組組長熊靜帆建議:家長可以與孩子共同制定家庭營養健康打卡行動計劃,努力做到每天為孩子提供5種蔬菜攝入;不購買、不喝含糖飲料,鼓勵孩子喝白水;用新鮮蔬果或原味堅果來代替孩子的零食;教孩子在家里做一道菜;與孩子一起運動15-30分鐘;確保孩子每晚有8-10小時的睡眠時間;每周至少一次2小時以上的戶外活動。
2022年,深圳市衛生健康委、深圳市教育局、深圳市市場監管局、深圳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聯合實施民生實事——學生營養健康行動,通過推廣普及學生和家長營養健康教育,規范學生營養餐,開展肥胖學生健康干預,建設營養健康學校等舉措,著力改善學生營養健康狀況。(記者 熊楚玥)